若能爭取更多金融證照相互承認,不只讓台灣上萬名的金融從業人員赴大陸從事業務,也讓兩岸金融人才有更多交流。
根據金融研訓院的研究報告,對金融業證照互認機制建議採取「階段式認證」的作法,優先推動證券商、期貨商業務員相互承認,理財證照列為第二階段的目標,後續才是銀行、保險業等證照。互認機制如果推行,未來台灣金融從業人員可以直接到大陸銷售財富管理商品,有助就業市場延伸。
金融研訓院表示,爭取金融證照相互承認的順序,與急迫性、學歷門檻有關,會在兩岸法規可行、對等的情況下,來推動證照相互承認。
主管解釋,以兩岸證券商、期貨商業務員來說,由於兩岸皆以高中職學歷為門檻,未牽涉高教司不承認大陸高等教育學歷的問題,在可行性高的情況下,列為第一階段爭取的證照項目。
由於兩岸法令、文化與金融環境皆有差異,金融研訓院表示,未來只要各自加考、通過「門檻型測驗」,即可通過對方的認證;至於考場問題,最可能的方式是選第三地 ,以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為原則。
兩岸證照相互認證困難不少,以證券商、期貨商業務員為例,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卡在主管機關,台灣金管會、大陸銀監會必須先取得共識才能成行;而理財證照最大問題是學歷,理財專員必須大學以上畢業,問題是高教司不承認對岸的學歷,這方面的人才難以進行交流。
金管會則回應,目前尚未與大陸銀監會談判兩岸金融證照相互承認,短期間內,應該不會有具體結果。
中國銀行業協會的「個人理財資格證書」與香港銀行學會的「專業財富管理師證書」,已完成第一階段內地版與香港版互認資格。金融研訓院表示,未來可再納入台灣金融研訓院的「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」,就可進行三方互認,不過,這僅限於企業(金融機構)採用,不能算是法定認證。
新聞來源:經濟日報 記者洪凱音 台北報導

證照是一個人的專業象徵
證照代表「專業」,代表有「資格」與「能力」從事所持證照中的專業性工作,除了專業人士應該擁有專業證照,證照也能讓不同領域中的人,突顯另一層專業度。求職的不敗法則,就是最有力的專業證照,我們的專業 成就您的無限大未來,歡迎來電諮詢:
(02) 555-22835,或線上
索取大陸證照簡章